奥斯特 (1777—1851)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朗格兰德岛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80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2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后来任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长.奥斯特早在读大学时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发现的莱顿瓶放电使钢针磁化的现象,对奥斯特启发很大,他认识到电向磁的转化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找出转化的具体条件.他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中,根据电流流经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使通电导线的直径变得更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流就会产生磁效应.他指出:“我们应该检验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所影响.”寻找这两大自然力之间联系的思想,经常盘绕在他的头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