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子杰,男,湖南张家界人,娄底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25级网络与新媒体一班学生,发表作品于《新湖南》《达州晚报》《湘潭日报》《大众卫生报》《雪峰文艺》《江水冷》《民国女子》等。
大学的序章
张子杰 文学院 二等奖
报到的喧嚣,像一阵热风,卷过去也就散了。当父母的身影消失在车站的拐角,当宿舍里终于只剩下我一个人对着四壁空空的床板时,我才真正意识到,那根牵了十九年的线,断了。我自由了,像一只被忽然抛向苍穹的鸟儿,翅膀是满的,心却是慌的。这便是我大学生活的伊始,一种甜蜜而又惶然的失重。
我们网络与新媒体1班,是个极有趣的小小王国。天南地北的口音,像一锅才煮开的粥,“咕嘟咕嘟”地冒着热腾腾的气泡。而班级的团结,是在一桩桩小事里攒起来的。
班级第一次见面会,空气里还浮着一层薄薄的羞涩。我们班主任是戴婵老师,一位国家级的大作家,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来自毛主席的家乡湘潭。她是极其温柔的人,未及说话,眼角先漾出笑意来。她让我们逐个站起来自我介绍,谈谈自己的家乡与爱好。声音起初是怯生生的,像一滴滴小小的水珠,试探着,滴入一片陌生的湖中。后来,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俏皮话,那层薄冰便“哗啦”一声碎了,满堂的笑声轰然而起,仿佛春日解冻的溪流。我从那一张张青春的脸庞望过去,心里忽然觉得满满的。原是四散的浮萍,而今,却被一种奇妙的缘分,聚拢到这一方池塘里了。
故事的开端,总带着些荒诞。不记得是黄天奥还是周子尧,在某个疲惫不堪的夜晚,于一片呻吟声中提议:“咱们练个团体舞吧,军训晚会上露一手!”这提议像一颗石子,竟意外地激起了波澜。八个被烈日和正步训练得僵硬如铁的身躯,要忽然变得柔软,要跳出韵律来,这本身便是一幅极滑稽的图画。或许,几十年后,我或许会忘记军训时站军姿的辛苦,忘记那灼人的烈日,但我一定会记得,那几个穿着军装跳着滑稽舞步的少年,和那一整片,被我们偷偷裁剪下来,藏于心底的、温柔的月光。
两年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几乎将我原本平静的人生撞得支离破碎。面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我的心中曾布满问号,不确定自己能否真正融入这片青春的海洋。正因为体会过身体的脆弱,才更渴望在心灵上与人靠近——于是,我选择成为班级的心理委员,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温暖彼此,也治愈自己。
“心理委员,现在方便吗?”他们这样问着,眼里却全不是求援的神色。他们谈着学业的压力,谈那些若有若无的青春烦恼。可说着说着,话锋总会悄悄地一转,像一条溪流,不经意地绕了个弯,便淌到了我的岸上——“你要按时吃饭”“下雨记得带伞”“我们帮你占了前排的座位”。我这才恍然大悟:他们哪里是来寻求慰藉的,他们分明是打着求助的旗号,来做我的慰藉者。那些少年的、细琐的愁闷,不过是一袭华美的外交辞令,一件体面的、用来遮盖善意与怜悯的礼服。他们真正的用意,是要将我从一个倾听的“委员”,悄悄地换成一个被众人环绕着的、需要被鼓励的“我”。
我仿佛看见,那一颗颗年轻而善良的心,像一盏盏小小的暖炉,并不灼人,只静静地散发着光和热,要将我这块微湿的木头,慢慢烘干暖透。时至今日,我依旧是那个身体不甚强健的心理委员。但我的心里,却仿佛被注入了什么比药物更灵验的东西,它让我觉得暖和,觉得充满力量。
我的大学生活呀,才刚刚展开它淡青色的的卷首语,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广阔无垠的海岸。面前是知识的万顷波涛,而我是一个赤着脚、不知该先拾起哪一枚贝壳的孩子。于是,那些无处安放的、微澜的愁绪,便只好统统交付给纸和笔了。
写作之于我,原是一件极其私密的事,是心绪的出口,是青春的独语。我从未想过,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羞怯而滚烫的文字,有一天会为我叩开神圣的文学之门。这便是大学序章中独一无二的惊喜!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
“娄底市作家协会”——这七个字,于我而言,曾是那样遥远而巍峨的存在,像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我只在山脚下仰望着那些上山者的背影。这突如其来的认可,带来的并非全是狂喜,反倒更像一种沉甸甸的、令人屏息的静默。我摩挲着那封烫金的作家证书,心里头忽然想起古人说的“铅椠”。那是指古人书写的铅粉笔和木版,是那般朴素而沉重。我此刻的感觉,便是仿佛有人将一副“铅椠”轻轻地、却不由分说地,放在了我这尚显稚嫩的肩头。
“子杰同学,你在征文比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哦!你可真棒呀!”室友点开学校官网的新闻页面,指尖轻触屏幕,将那段详尽的介绍推至我眼前。我凝神细读,字字句句反复映入眼帘,心头的疑云却愈发浓重——这竟是真的?只见,上面赫然写着:
文学院2025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张子杰同学的作品《他们为我擦去青春的灰色》斩获全校第一名。这篇散文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青春突遭重创后的绝望与救赎。最动人处在于转折处的温情——文学院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用朴素的关怀刺破绝望的阴霾。那些看似平常的触碰与叮嘱,恰似星火点亮废墟,让少年在支离破碎中重新辨认出生命的温度。最终剪去长发写下“奋斗”的细节,完成了从灰色到彩色的涅槃,彰显困境中人性光辉的力量。据悉,张子杰同学于2025年10月加入娄底市作家协会,成为一名官方认可的文学新锐,已公开发表作品十余篇。文苑新蕾,竞相绽放,这股奔涌的青春力量,正谱写着学校未来璀璨的希望华章……
这便是我大学生涯的序章了,平静之下藏着雷鸣。它有着桂子初开的甜馨,有着同窗共读的炽热,也有着池边独坐的清寂。这三种滋味,糅合在一起,竟一点也不冲突。我不禁默默地祈祷:愿这四年成为生命中最饱满的章节:既有埋头苦读的专注,也有仰望星空的诗意;既锻造安身立命的专业本领,更滋养独立自由的人格力量。当最终踏出校门时,能带着不惑的勇气、不熄的热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现在,我依旧是那个会为文学理论而烦恼、会与室友争论晚上吃什么、会在人群里感到些许无措的大一新生。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我的行囊里,多了一件看不见的东西。它很轻,像一片洁白的羽毛;它也很重,像一整座秋天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