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校友总会网站 今天是

>> 首页 >> 校友文苑 >> 正文

“我和我的大学”主题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展播(二)

我与我的大学
梅傲然 法学院 二等奖

 当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我背起行囊,踏入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校门。校门口那几个遒劲的大字,于我而言,不再是一纸录取通知书的抽象符号,而是一段崭新人生的具象开端。我的身份,是法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一个即将在“人文”与“科技”交织的土壤里,开始学习叩响法律之门的求索者。
初识:从“法条”的畏惧到“法理”的亲近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里,法学院的生活或许始于一本厚重的《宪法》或一本艰深的《法理学》。而我的启蒙,却带着一丝湘中特有的温情与烟火气。
    记得第一节法理学课上,教授并未直接抛出晦涩的概念,而是讲起了神兽的传说,这头能辨曲直的神兽,成为了我心中对“公平正义”最古朴的想象。他带着我们穿越时空,从古希腊的广场辩论,到汉谟拉比的石柱法典,法律在我面前,第一次不再是冰冷条文的堆砌,而是人类为追求秩序与善良而书写的壮阔史诗。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我感受到的法学院初印象,是“人文”的温度在先,“科技”的理性在后,它先赋予法律以灵魂和历史的厚重感,再引导我们去探索其精密的逻辑架构。
融入:在“知行”合一中,埋下理想的种子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尤为深刻。
    “养根”,是沉下心来,在图书馆里啃读一本本经典,是跟着老师在案例研讨中,为一个法律适用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渐渐明白,那些看似枯燥的法条背后,是无数社会关系的缩影,是利益与价值的平衡。每一次课堂辩论,都是一次思维的淬炼;每一次案例分析,都是一次将理论置于现实熔炉的考验。
    “俟实”,则是期待能将所学付诸实践。我加入了法学院的法律援助社团,期待有一天,能用自己尚且稚嫩的知识,为需要帮助的人点亮一盏微光。我知道,我的“根”还扎得不够深,但我相信,在人文科技学院这片提倡“知行合一”的沃土上,我终将等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眺望:于时代洪流中,锚定青春的航向
    漫步在校园,我看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校名,常常思考其中的深意。“人文”是法律的初心与温度,它关乎人的尊严、权利与福祉;“科技”则是新时代赋予法律人的全新工具与战场,从大数据侦查到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无一不在挑战和重塑着传统的法律边界。
    作为新时代的法科学子,我站在这个独特的交叉点上,感到无比庆幸。我的大学,不仅教我用人文的视角去洞察世情、心怀悲悯,也激励我以科技的眼光去拥抱变化、锐意进取。我希望四年后,当我不再是“新生”时,我能成长为一个既精通法律专业之道,又不忘人文关怀之本,既能手握正义的天平,也能驾驭科技之舟的合格法律人。
    我的大学故事,刚刚写下序章。这里的一草一木,师长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切磋砥砺,都将是我青春中最宝贵的注脚。在湘中这片人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法学院里,我正小心翼翼地叩响那扇神圣的法律之门。门内,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而我,已准备好用四年时光,去探索,去成长,去肩负起一名未来法律人的光荣与梦想。

联系方式:18519688966

邮箱:mi_sir2358959613@qq.com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 2025-11-11 10:41:39 编辑: 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