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年,在时光的洪流里只是匆匆一瞥,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正是在这白驹过隙中诞生、成长、壮大。2006年9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正式开始本科招生,今年,商学院本科教育十年啦!十年,是一部优美的画卷,镌刻着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坚持;十年,是一卷隽永的史诗,记录笔耕不辍、薪火相传的奋斗;十年,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回眸商学院十年本科教育,本报特推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十载春华秋实’系列报道”,记录商学院成长的点点滴滴,献给以此为起点,奋勇前行的商学院人。

企合作 让学生入职更具竞争力
这十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学生发奋学习,在全国挑战杯、全国电子商务“三创”竞赛、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多次揽奖,获得30余项奖励;320名同学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学金……
这十年,商学院共培养3000余名社会精英,桃李满天下,就业率达95%以上,他们活跃在政治界,屹立在商业圈,驻扎在农业园……
是什么成就了商学院的辉煌?是什么让商学院学子如此走俏?7月12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看她如何春风化雨,孕育人才。
转型发展,让教学充满生命力
近年来,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让学子毕业后顺利“入市”?商学院院长朱强知道,只有社会和市场认可,学生才有用武之地,教学才真正有意义,有生命力。
“这些年,我们除了管理好学生,做得最多的就是改革!改革课程体系,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评价机制,着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综合素质优良,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胜任职业岗位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人才。”商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王志和告诉记者,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化人才,商学院全面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深度推进专业转型发展,在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素质拓展课程里,引进行业企业课程,设置了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冠名班”,如“东远班”、“阿里班”、“百度班”、“瑞奇班”、“工行班”等。大三后,学院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自愿选择,分流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班级。这些“冠名班”的课程大多是学院和企业共同开发,将专业课和“企业课”有机融合,实现学业与就业无缝对接。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毕业后只要稍微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就可直接上岗,发挥优势。如参加“百度班”学习的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践,大部分都能达到培养要求,可直接招聘录用为公司员工,签订正式就业合同,安排到百度东莞、百度深圳、百度糯米等单位工作。
“为保障学生成才需求,商学院还实施了‘四年一贯’导师制,让导师定向服务学生,陪伴他们成长,指导他们成才。”王志和副院长向记者介绍,很多学生进了大学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自主学习,不知道选课听课,不知道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结果,时间一晃就过了,虚度光阴。于是,从2014年开始,商学院实行“四年一贯”导师制,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就业创业引导,导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们成长的引路人。
校企合作,让学生入职更具竞争力
7月1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校长周发明与工商银行娄底分行副行长方纲共同为“大学生实习基地”揭牌。工商银行娄底分行“大学生实习基地”是由商学院与工商银行娄底分行合作共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承担财务管理、金融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就业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实践教学任务。与工商银行娄底分行的合作,只是商学院帮扶学生顺利进职场的缩影。
近年来,商学院主动与社会、企业对接,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改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学条件,成立了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士、营销精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制订并落实了由企业深度参与的“1226”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研发了《营销策划实训指导书》等课程教学资源。该院还采取“企业人士进教室和实验室指导,专任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学生进企业认知实习和专业实践”等形式来实现校企合作教育。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教育,让学生和企业无缝对接,入职更具竞争力。在第十一届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商学院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评为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素质,该院定期开展就业面试技巧、企业用人策略等讲座,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并组织学生参加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瑞奇杯”职要有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
同时,商学院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学业导师从学生入校到学生就业的全过程指导制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及统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覆盖就业创业工作的全过程,有效保证了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的规范有效运行。
据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辛田介绍,为了畅通就业渠道,商学院先后为毕业生建立了20多家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地实现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动交流。
商学院每年举办数以百计的毕业生中小型招聘会,与该院联系的用人单位达100余家。该院教师还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就业率名列学校前列,招生就业工作年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单位。
周发明高度肯定了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转型发展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曾一再强调,加强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将基础理论说教转化为实践技能培养。当学生高兴地揽奖回来,当学生自信地走出校门,当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事实证明,商学院做到了。
而今,从商学院走出去的学子如羽翼丰满的大雁,他们飞翔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如20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学生王华,因个人表现突出调团中央工作;2007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佘杰,今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同时申请了华盛顿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资格;200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罗希,2015年成立杭州尚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任公司CEO,获得知名投资人羊东、李汉生等领导的AAMA天使投资,2016年A轮融资估值4亿人民币;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潘星,现在新疆库车县比西巴格乡人民政府任职;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吴明锦,2016年考取湖南省选调生……他们满腔热血,满怀抱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进取,创业图强,传承着商学院人“竞争合作,和谐共赢”的精神,带着商学院留给他们的“后劲”,为梦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