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网站首页|学院概况|党建工作|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学生工作|招生就业|海园文苑|校友分会|下载中心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海园文苑>>碧洲文学社>>作品园地>>正文
亘古不变的红
2016-12-02 13:09  

亘古不变的红

血红血红的高粱酒、满天红色的火焰、短暂日全食过后火红的太阳、还有那一朵朵鲜血染出的性命之花,将那个年代染成了永恒的红色。随之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躁动不安,停留在那一片密密的高粱地。在清风吹拂下的大片高粱,窸窣作响,像是在吹响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我的心灵不断与那跃动的音符共同起舞、跳跃、震颤,升华出一曲感情的壮歌。恢弘洒脱,终归难以忘怀那一片火红。记忆中,早已复制了那一抹火红的印记!

高粱地里的红——土地情诗与血性颂歌

九儿那张红润的脸,占满银幕的红盖头,那顶热烈饱满的红轿子,野合时那在狂舞的高粱秆上闪烁的阳光,似红雨般的红高粱酒,血淋淋人肉,以及最后被血染红的高粱地,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通红的世界,整部电影给了红色无数的含义,喜庆,新生,生命力,血腥,死亡,结束。坦白的说,我认为张艺谋的观点是艺术性强于思想性,用红色象征着一种生命的韧劲,热烈而张扬,像肆意生长无边无际的高粱。九儿是红色的,她坚韧勇敢,敢爱敢恨,一手支撑起了本要倒闭的酿酒厂;余占鳌是红色的,他虽好色无赖,却同样可以做到为兄弟报仇,视死如归。罗汉大哥是红色的,他是最淳朴善良的酿酒师傅,用心品酒,质朴本真。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有欲望,有韧劲,有血性的人,是敢爱敢恨而又视死如归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虽然短暂但豪迈有力的情感,像燃烧着的高粱酒,像生长着的高粱地,像高粱地里回响的壮歌。无论是高粱地里的野合,还是充满野性的敬酒歌,都是一种从情感的释放、情感的自由到对野性的呼唤、对力量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的人格,这是一种从内心情感就异于那个时代的人的人格,这是一种当时的人们难以明白的豪爽,这是自然生命的热烈。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是坚强刚毅的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咱们内在生命力的情感,抹不去的是对未来时期的人格的向往。他们骨子里的这种情感就是高粱地里那一抹红。九儿和乡亲们死的时候,日食下的高粱地比平常红,那是血一般触目惊心的红。生于高粱,死于高粱,内在的血性也终于挥洒在了养育他们的高粱地里,完成了生命最后的归属。那一抹火红的印记,在我心中难以抹去!

民族历史上的红——燎原烈酒,江山血染

影片以红色为主基调,利用色彩本身对于人的视觉的美感效应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勾起人们丰富悠远的联想,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审美体验。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美满,也代表革命、激进。那片自生自灭的火红的高粱地,则透着性命的神圣。当画面上充满了高粱地时,它是作为一个巨大的自然性命符号群,舒展、盛大、坚强、热烈、宽厚。影片中三次对高粱的渲染都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性命的整一性,高粱如人,人亦是高粱。高粱地是性命诞生的证明,而在日本人强迫百姓踩踏高粱的镜头中,又感到性命被摧残的震撼。高粱被践踏了,但还有许多高粱在疯长着,那是华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九儿一死,天空发生了日食,一个悲剧投射出了博大深厚的民族精神,我的心为之颤动,唤起的是一对热烈悲壮的性命的礼赞。比人高的“红”高粱,还有红盖头、红轿子、红鞋子,窗上的红窗花、碗里的血红的高粱酒、红彤彤的炉火,还有最后日食时那彻底变成红色的世界。整个世界变成了红色,这意味着红光普照的世界终将会到来,生命的代价不会白白付出,正义战胜邪恶后就会是光明。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流淌在数十亿人口身体中共同的血脉。那一抹红色是中华儿女,能抵住侵略,奋起发抗的基础。

文学史诗上的红——暴力书写,狂放莫言

诚如特雷·伊格尔顿说过的那样:“文学,就我们所继承的这一词的含义来说,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与社会权力问题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文学语言往往比影像更具魅力和震撼。对电影来说,《红高粱》来源于现实,却又不拘泥于现实。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历史的影片,它的视角已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对生命的礼赞,这是电影史上的革命。在当时那个年代,土改、文革,知青上山下乡,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张艺谋对建国三十多年来文化的种种改变、种种破坏,感触比任何人都深,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红高梁》。而对小说来说,《红高粱》与以往的历史小说不同,从十七年文学到伤痕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中国人似乎一直固守在自己被圈禁的的小小世界里无法动弹。对自我的怀疑贯穿到了对历史的批评当中,文学也一直纠结于某种情绪当中,但莫言打破了这种僵局。我记得开头有这样一句话:“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辛辣刺激的文笔,色彩的洋溢和触觉的充沛的用词,线式跳跃网状回结的结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热烈感情让我在阅读时都不禁手心出汗,心潮澎湃。那一抹红色,是那个时期的文学的独树一帜的印记,是对自然的人性的歌颂。

  当今时代抹不去的红——遵从本心,回归本真

电影前面着重讲了对自由的渴望和争取;后面又把侧重点放在了对性命和英雄的礼赞。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升华,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又颇为紧密,甚是自然,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在这个联系三代的故事中,的确塑造的是一个未来意义的人格,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是一种人格理想,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但是那种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更是对于生命与自由的极度渴望与追求,是人类最本能、最质朴、最真实的情感。九儿在小说中会吃醋会嫉妒,贪恋赌博,怪力乱神;余占鳌刚愎自用,一介莽夫,滥情残忍。但就是这样的人性才最真实,具有原始的野性和生命力。这样的人物更具有血性和真情,他们才是最真实的,是纯种的高粱,是淳朴的高密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而活、遵从自己本心的人。当今的时代需要这样残忍的朴实,而不是高尚的说教。冲破世俗,最直白最尖刻的剖白自我,找回内心最直击心坎的情感。找回纯种的红高粱,而不是把机智的上流社会浸泡过的铜臭肉体再继续让丑陋的杂交高粱包围。我们的相形见绌、我们的退化在于我们忘却了生命的本质,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最心底最真实的情感。崇洋媚外,媚上欺下;拜金世俗,牺牲婚姻;偷蒙拐骗,以假替真;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环境污染,自欺欺人。我们在这个陆离斑驳的世界里已经迷离了太久太久,不忘初心,方的始终。让那些纠结迷惘、挣扎回望的情绪犹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让模糊的变清晰、让稀松的变紧张、让平淡的变隽永,让这抹最珍贵的红色在你我心中永生,打下深深地烙印。

毋容置疑,《红高粱》中最突出的色彩便是红。这红不是娇艳的红,不是明媚的红,而是粗犷厚重的红,浓烈灼热的红,它在出现的一瞬间就能够夺走观众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红。红这个颜色贯穿了影片的始终。从开头起,新娘上轿、轿夫颠轿、烈日下的红高粱地和十八里坡,红红的高粱酒等等,这些场景中红色都作为一种浓烈的标识出现,直到影片结尾处的日全食,此处的红色已经浓重到灼伤观众的眼。红作为一种影片的价值符号在不同的场景不断出现,不断彰显并提醒着观众——人性也似这般灼热的红一般蕴藏在人物的肉体中,不管是面对眼前的古板规则,社会偏见,亦或是日军侵略的民族矛盾,这是永远不会被扑灭的,红色的热火自中华民族诞生之日起就代代延续在我们的热血之中,抑或可以说,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民族的脊梁”,是不可磨灭的生命价值。高粱本不是红的,但酿出来的红高粱酒却是一代人对历史的整体记忆。粗犷,野性,自由,浪荡,激情,渴望以及喜悦都包含在这红色之中,这种红色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与释放,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表达了一种坚韧张扬的人格;是一种对心底最真实质朴的人格的渴望与赞美。

过了半个世纪,华丽的一回头,没有硝烟,没有炮火,没有鲜血,没有惨叫,一切与声音有关的东西都无法搜寻,只有那天边的红,是无法抹灭的记忆,是亘古不变的,是难以磨灭的。是历史,是回顾,更是沉淀,是我们每个人最纯真的颜色。

15英语一班 喻小婉

关闭窗口

学校地址: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氐星路 邮编:417000 电话:0738-8325885 
技术支持:娄底星城在线 电话:1380738763 QQ:441973438
(C)2010-201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