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共青团工作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18-05-07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共青团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发挥共青团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服务引领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引领广大青年。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学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引导帮助青年学生和团学干部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服务青年成才。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运用青年学生喜爱并接受的话语体系和活动方式,让青年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使学校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

3.落实从严治团,解决重点聚焦问题。紧紧围绕提升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4.发挥各级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坚持校级层面的全面统筹,做好全校性共青团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推动,同时发挥各二级学院和各班团组织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根据工作实际先行开展探索,谋划改革、推进改革,形成上下联动、全校抓改革的工作局面。

5.确保工作实效,服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将团的改革措施与学校思想政治改革的具体要求相结合,努力提升思想引领青年、文化服务青年的能力,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大局作出贡献。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推动学校共青团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建设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组织。通过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实现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使全校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助力学校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二、改革措施

(一)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1.落实和完善我校团的代表大会制度。

一是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级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的规定,定期召开团代会,召开周期一般不超过四年;二是增强大会代表的代表性,提高基层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三是畅通代表大会代表的参与渠道,推行代表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充分听取青年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建立项目化、扁平化、体系化运作机制。

加强对重点工作的项目化管理,不断完善挑战杯互联网+”三下乡等项目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工作水平;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常规项目建设,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学术节、社团文化节、迎新生晚会等青年学生喜爱的传统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打造全校性的特色品牌活动,组织开展与信仰对话、名家讲座进校园活动,同时,继续支持各二级学院、各学生社团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实现一院一品一社一品,构建校院两级品牌活动综合体系;努力实现学校共青团工作审批、指令发布、信息交流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工作;加强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促进工作有制可循、有序开展。

3.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团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青年制度,落实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等制度安排,每名专职团干部固定性、经常性联系100名左右团员青年,兼职团干部联系10名左右普通青年;建立健全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通过项目化征集招标、申办领办等方式,通过实行青年师生评议工作制度,使青年师生更多地参与到团的工作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进一步加强教工团总支工作,将联系服务青年教师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开展健康有益、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并联合学校有关部门,搭建更多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成长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密切联系学生、共同提高。

(二)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4.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为外围延伸手臂。一是结合我校实际,研究制定《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生会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校院两级团组织对同级学生会组织的指导,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二是引导学生会组织配合团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明确一名学生会副主席兼任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专职负责学生社团工作,组织和发动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更多空间,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5.巩固和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

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学生合法利益为出发点,推动在校、院、班三级团学组织中设立权益部长(委员),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联系青年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学生日常权益维护制度,借助教育阳光服务平台青年之声等网络平台开展学生权益工作,强化线上搜集诉求、线下一站式解决问题的服务闭环管理,并结合我校校领导接待日,搭建起学生与学校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的常态化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目的;建立日常调研机制,将收集和听取到的、涉及广大同学切身利益和普遍诉求的问题,形成报告提交学校党政部门,并结合学校督查督办机制,进行跟进,切实推动问题的解决。

6.改革和完善团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

把共青团作为青年干部培养、学生骨干成长的重要平台。一是打造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建立从青年教师和辅导员中选拔1-2人担任校团委兼职副书记、从优秀学生中选拔至少2人担任校团委兼职副书记的制度,充实共青团干部队伍力量;二是根据专职、兼职共青团干部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制定针对性考核办法,严格要求和关心培养相结合,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三是建立健全对学生团干部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机制,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团干部队伍。

(三)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方法

7.完善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1)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四进四信主题团日与信仰对话等专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并结合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重要会议和重要领导讲话,开展各级团组织的学习研讨和宣传教育,提升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理论修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青年特点和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改进创新面向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方式和方法。大力推动校院两级青马培养体系建设,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分类分层的团学骨干培养模式。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坚持问题导向,引领青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增强四个正确认识。结合青年学生乐于在网络集聚的特点,抢占网络阵地,创新内容和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批政治信仰坚定、能力素质过硬的青年马思主义者。

8.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加强与教务处等部门合作,以学校已有的实践创新学分制度为基础,推动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统筹实施,科学构建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生成第二课堂成绩单,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才用人提供重要依据。

9.强化实践育人工作机制。

建立各级团组织和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支持各级团组织在扶贫帮困、生态环保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引导团员参加志愿活动,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力争使全校团员的志愿者注册率达到90%以上。

10.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加快学校共青团工作向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建设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人文青年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打造团学组织微信、微博、QQ、贴吧等新媒体阵地。统筹建好网络工作队伍,推动各团总支建立青年思想引领新媒体平台,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工作联动,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

()强化综合保障

11.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

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建带团建的契机,扎实推进从严治团。将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将共青团工作作为检查考核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比不低于10%。学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共青团的工作。学校每年召开的党建工作会议中,至少明确列入1次共青团工作的专题内容。将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将推优纳入学校党员发展工作规划,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2.优化条件保障机制。

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校团委单独设置。认真落实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5)要求,合理定编定岗,配备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学校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在活动场所、设备、活动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三、组织实施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校团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各学院协同实施,方案落实执行情况纳入各党总支、相关部门和各级团组织的考核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制度执行到位。校团委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导督促各团总支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并组织实施,保证各项改革稳妥有序推进。

地址: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学院路422号   邮政编码: 417000 联系电话: 0738-8326774(传真)  联系邮箱:772612626@qq.com

©2018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