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党群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研究生教育校友园地信息公开
校企合作
 合作动态 
 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教育 
 
基地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正文

商科类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方案

  来源:

包括建设的思路、目标、内容、运行、管理、特色等。

㈠ 建设思路

以金蝶商学院为依托,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形成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勇于投身实践的“敢创业、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㈡ 建设目标

中心充分利用金蝶软件公司等企业资源,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重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培育指导教师队伍等,使中心具有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知识和技能、组织管理和谋略决策等能力,为商科类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着力打造中心在行业学院环境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使中心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㈢ 建设内容

⑴进一步加强中心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通过专题讲座、讨论等方式,让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成员不仅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统一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心成员要意识到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集成创新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开展创新教育,让学生通过创新实践项目训练,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具有专业背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符合应用型教育的培养目标;创业教育是通过基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创业实训,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运用专业技能寻找市场需求,开拓创业空间的素质与能力,学生依靠专业创新成果和经验进行创业才是高质量的创业实践。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可以实现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以保障学生学习、教师教授始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符合。

⑴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突出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通过对用人单位、创业成功人士及文献参考等方式调研,并根据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深入分析商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完善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科学制订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促进,第一课堂教学与多渠道学习实践相协同,主修专业与辅修课程相配合的多样性、弹性化的商科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使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中心根据商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可以分为知识与学科课程、活动与实践课程和环境与隐性课程三个大类,如图5所示,并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熏陶、创新创业知识积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方法指导、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创新创业法德教育等7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制订商科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过程中,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图5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知识与学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为以后更进一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打下坚实而稳固的理论基础,分为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开设《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务》《职业生涯规划》和《互联网创业》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外围课程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关系学和美学等通识教育类课程均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

活动与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各类创新创业科技竞赛和模拟实践环节。在专业实践环节融入创新创业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创新创业经验,提高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中心在已建设的“一专一品”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将加强组织和举办好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各类学科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等竞赛、并通过创新创业论坛和典型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的讲座、报告会、经验分享会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时,通过狼之旅训练营、跨专业综合创业实训、创业之星、电子商务创业实训、ERP沙盘、营销沙盘、经济学沙盘等实践平台的模拟,学生到创业园区实习,参与小微企业的策划与管理,通过市场调研、制订SYB商业计划书、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让学生了解专业优势与发展前景,掌握职业所需的创新创业能力,并有意识地渗透创新创业的方法指导。

环境与隐性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构筑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物质环境和舆论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润物无声地熏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物质环境方面,中心将对即将搬迁的高韵楼环境进行整体科学规划,设计宣传橱窗、校友长廊、LED显示屏等对创新创业的杰出校友和典型案例进行展示,制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陶冶学生的创新创业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而中心文化方面,则可以结合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营造积极向上、互动和谐的创新创业舆论氛围和心理氛围。师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乐观积极的舆论导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等均能形成潜在的教育力量,以特有的形象符号感化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环境与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商科类各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贯穿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以创新创业课程、实验、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既强调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化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更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加强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将根据各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创新创业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新审核或设计实验项目,特别是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实现专业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加强创新与创业训练项目体系建设,根据各专业特点和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联合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人士有计划分批次自主开发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训练项目,如狼之旅训练营、电商创业训练、跨专业综合创业训练、企业财务共享与管控创新训练、企业营销管理创新训练等,建设好创新创业项目库。

加强学科竞赛平台建设,坚持学科竞赛平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重地之一,中心将在组织好“一专一品”专业学科竞赛(财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大赛、电子商务专业的三创赛、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服务综合技能竞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模拟招聘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的营销策划大赛、物流管理专业的现代物流规划与设计大赛等)、挑战杯创业计划与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职要有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基础上,新增商务谈判、MPAcc企业案例大赛等项目。

成果孵化上,中心将积极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联系,将优秀的创新创业成果及时推介并孵化,同时将在娄底电商园区、新化电商园区等地建立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项目落地提供条件保障。

完善校企联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作支撑。

①根据商科类各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和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等企业资源优势,校企双方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平台,优化现代物流规划与设计模拟训练、集团财务管理创新研究、狼之旅训练营、营销策划模拟训练、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图7所示。

图7 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平台

②本着“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着力建立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孵化园、小微企业基地等一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实践孵化提供资金和优越环境条件。

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引领,通过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宣讲、成果展示、竞赛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一套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按照“兴趣进社团、社团育能力,能力进平台、平台孵项目,项目进园区、园区助创业”的思路,中心将在学生科创联的基础上,成立“营销协会”等6个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活动平台。依托财务共享、电子商务、物流仿真等专业实验室成立了由“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商科类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基地”组成的创新创业综合实验平台,为创新创业平台配备了指导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娄底市电商协会、新化电商产业园等共建创业孵化基地,为有潜力的创新项目提供实践平台和经费资助。

培外,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专业技术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中心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①教师下企业锻炼。中心每年派遣3-5名青年教师到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等企业调研、实践,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②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在学校层面制定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激励措施的基础上,作为中心的归属单位金蝶商学院,也将在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与绩效工资评定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等。

③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在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中,学校与中心将增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及相关研究工作。鼓励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探究式、体验式、创业运营模拟等教学法的应用;鼓励教师把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实施创意设计、创新项目考核、创业计划书、模拟竞赛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④完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产学互补、科创互哺、专兼融合的原则,根据学生规模及实际教学和培训需要,在配备专职教师的同时,通过“客座教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课程特聘教师”等引智模式逐步形成由知名学者、创业成功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外指导教师队伍。

㈣ 运行与管理

⑴管理模式

中心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在学校和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心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商学院院长担任,成员由学院领导、教务处领导、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等企业管理人士、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和客座教授等组成,主要负责中心建设规划、相关政策的制定(如创新训练中心管理细则等)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中心具体的运行和管理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其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学校和学院负责中心的建设,并提供实验耗材、实验设备维修,实验室管理和仪器设备更新等经费,中心设备及所有资源实行全开放。

由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聘请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制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估制度,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负责该中心相关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和提出奖励建议等。

实施“学长制”助教管理,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和有责任心的学生,按“学长制”管理制度,协助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参与中心的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器材准备、设备维护、安全、卫生和辅助教学指导等工作,通过“学长制”助教,以保证中心实验室能持续开放运行。

⑵建立和完善创新训练中心管理制度体系

按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实验室管理有关细则,建立和完善中心创新创业管理制度体系。学术评价方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学术评价规则》、《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项目管理办法》、《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成果管理办法》;行政管理与服务方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本信息收集管理制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放制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保密条例》;人员管理方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新项目指导教师职责》。

⑶开放运行机制

“中心”通过统一协调与布局,逐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放力度,并将及时提供相关配套条件和经费,逐步扩大对校外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实施开放的比例。校内与校外开放一致,均统一通过项目审批立项,并责成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执行。同时,根据商科类学科专业的特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中心建立并实施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科技创新竞赛、科学研究、创业训练等灵活多样的运行模式。

①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模式。以课外科技小组、协会的形式,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等多个大学生创新活动团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各个协会的科技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

②科技创新竞赛模式。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专业协会每年都定期开展各类各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学校对“挑战杯”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与科技作品大赛、电子商务“三创”赛、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支持,并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展相关的技能竞赛以及赛前培训工作。

③科学研究模式。该中心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科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创新潜能,提高了创新能力。

④创业训练模式。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方针,中心积极利用场地、师资等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合作,通过建立模拟化的实训场景,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将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等实践能力,并检验其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

㈤ 特色

经过3年的建设,金蝶商学院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将具有以下特色。

⑴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基地平台

为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创新创业的内涵建设和服务实效,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学校和政府部门、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多方协作,本着“跨界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创服一体”的原则,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与服务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全新基地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效能。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型和科学的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从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创业品质和人格、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力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可以分为知识与学科课程、活动与实践课程和环境与隐性课程三个大类,并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熏陶、创新创业知识积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方法指导、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创新创业法德教育等7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⑶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商科类各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贯穿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以创新创业课程、实验、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实践教学体系“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

“两创”实践教学体系由三个层次目标(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培养具有创业意识且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和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个教学模块(校内实践教学模块、校外实践教学模块和课余实践教学模块)、五个实践阶段(课程实验阶段、专业综合实训阶段、情境模拟实习阶段、专业社会实习阶段和研发或创业实践阶段)、五大类型实践内容(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研究型)组成。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情境创设式体验教学、基于校外实训的体验式教学、基于项目实践的体验式教学,以教师科研项目和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有机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经营创新的紧密结合。

上一条:商科类创新训练中心主要保障措施

下一条:商科类创新训练中心教育教学成效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8©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 联系电话:0738-8325133,招生咨询电话:8370689,公共邮箱:hnrwkjxysxy@126.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