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荣辱观”教育活动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2 点击:

我院“荣辱观”教育活动侧记

晚春的大学校园,宁静而温馨。

3月22日晚,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楼灯火通明,各种形式的班会正在热烈进行。

外语系05级本科六班和七班的教室里,别有一番情调。紫色的灯光,粉色的彩带,昂扬的音乐,黑板上醒目的板书和图画,营造出浓浓的人文氛围。以“自尊无价”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拉开了班会的序幕,紧接着,班会分“荣与辱的边缘”、“史海钩沉”、“抉择”、“叩问灵魂”四个板块展开,围绕“荣与辱”,缅怀历史,感受荣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等人的慷慨悲歌,使人警醒,催人奋进。七班还自编自演了话剧《宝玉爱国了》,同学们改编了《红楼梦》中宝玉不问政事的形象,弘扬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荣辱观念。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的说教,师生们满怀热情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春风化雨般点点滴滴地浇灌在心田里。

这只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师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热潮中的一个侧影。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一见诸媒体,学院院党委便以饱满的热情,精心部署着全院师生员工的学习教育活动。

3月14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才一天,院党委便召开今年第一次书记办公会议,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以及教育部文件精神。做为这所大学的最高决策者们,他们都敏锐地意识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大意义。

“这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系到办学方向问题,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发展问题。”党委书记黄懿斌把“荣辱观”教育摆到了一个关系到学校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仅仅针对学生的,同时也是针对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是短期的、一蹴而就的,而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使之长期坚持下去;不是形式的,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而微的实际工作中去。”

“要抓典型,典型不是抓一个而是要抓一批,要推出洪战辉式的好学生汤蓉等一批典型人物,感动学校,感动娄底。”

院党委决定,从3月15日到4月20日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并成立以党委书记黄懿斌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题调研,编写专门辅导材料,开展专题辅导和专题学习;要将荣辱观教育纳入“十一五”规划,使之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

3月15日,学院召开动员大会,拉开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月序幕。

3月16日,院党委中心组又专门进行了学习和研究。

3月21日和3月22日晚,全院师生开始大学习、大讨论。“我们该怎样爱国?”“大学生应该怎样生活?”“面对世界、面对社会,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诀择?”师生们在学习讨论中思考、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3月28日,由政法系教师编著的专题辅导材料问世。该书以“爱国”、“诚信”、“青少年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四个主题为内容,通过深入浅出地理论阐述,大量生动鲜明、触目惊心的事例,形象地说明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院迅速将材料分发各机关部门和各系部班级,组织讨论学习,使教职工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洗礼。

4月12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将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赛拉开序幕;4月14 日,全院教职工开展演讲比赛;3月底到4月中,院机关、各系相继举行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征文、演讲比赛,师生们在热情洋溢的演讲中,在叩问心灵的写作中,在聚精会神的聆听中,变得更加理智和深沉。

学院院报、广播站、校园网迅速组织专版专栏专题,广开言路,营造声势,引导舆论。“不以大荣而不为,不以小耻而为之”、“为天地立心”、“透视道德看当今少年”,同学们发自肺腑地反思着自己,警醒着自己。特约评论员文章《健康心态 和谐社会》指出: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我们大学师生来说是一场雨。树立鲜明的是非观念会让我们的校园像雨后的天空,清亮而洁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思想的雨露滋润了人们的行为。校园里少了些花前柳下的卿卿我我,图书馆、教室多了些手不释卷、专心致志的身影;寝室里堆积的垃圾、零乱的物什少了,昔日以不修边幅为荣的同学默默拿起了扫帚;食堂里桌子上很少有丢弃的饭菜,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少了。教职员工心系学生,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默默地践行着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宁静的校园里,满溢着祥和向上的气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月即将过去,“荣辱观”教育却还刚刚开始。院党委又在筹划着更大的规划,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能真正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化为师生自觉的思想行为。

“春日惊杨柳,杨柳荡春风。”

晚春的校园,正激荡着春的气息,正孕育着夏的火热。

热点新闻